去年底的時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當時公布了一個判斷是:我國已經形成了世界上人口多的中等收入群體。這應該是中央明確,我國形成了世界上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據保守測算,目前我國中等收入群體超過3億人,大致占全球中等收入群體的30%以上。
統計局綜合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歐美等發達已形成橄欖型社會結構,中等收入群體的比重達到60%以上。我國中等收入群體盡管規模,發展加快,但比重仍有較大差距,這是未來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中高收入群體擴大,消費水平不斷提高
大材研究查詢到,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2016年的數字是23821元,比2012年增長了44.3%,實際年均增長7.4%。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比上年再增長8.3%。
可支配收入增加了,意味著購買力的上升,很明顯的道理,手上掌握了更多的錢,用來買東西消費的支出就可能增加,就可能釋放出更強勁的家居消費需求。
我們有過一些調研分析,發現中等收入群體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與其它圈層相比,有一定程度的不同,比如:看重品牌,但不會盲目相信品牌;掌握有一定的購物知識,能夠識別某些產品的好壞;同時要求品牌檔次,定位高端的知名品牌,會受到追捧;擅長查詢信息,比較產品好壞,并且會受到朋友圈、其他用戶評價的影響。
這種消費理念的變化,以及消費能力的支撐,將使得消費規模不斷擴大,消費結構也將加快升級。
另外,再看一個階層,就是大眾富裕階層和高凈值人群,這就是我們一慣認為的富人。畢竟要想入圍大眾富裕階層,門檻不低,個人可投資的資產起碼得有10萬美元。看看身邊,有多少人能拿出這筆可投資的錢,想必不會太多。
福布斯中國去年有過報告,認為我國大眾富裕階層到2017年底將接近2092萬人,到2020年,這個數量將突破3000萬人。
高凈值人群的門檻更高,個人可投資的資產至少得上100萬美元,相當于600多萬元人民幣,招商銀行、胡潤研究院、貝恩咨詢、民生銀行等機構,都在用這個概念。去年的時候,招商銀行跟貝恩聯手發了一份《2017中國私人財富報告》,他們的說法是,可投資資產在1千萬的算高凈值人群,全國有187萬人。諾亞財富認為,截至2017年底,中國的高凈值人群達197萬人。
各家的數據可能都不一樣,但共識也是比較明顯的,高凈值人群這個圈層向200萬看齊。中高收入群體的擴大,所帶來的是消費升級這個現實課題。上億的人口,有能力,而且也愿意花更多錢,用來改善居住環境。
企業機遇與挑戰并存
對建材、家居、裝修企業來講,這既是機遇,不用擔心東西沒人買,市場足夠大。當然也是挑戰,對產品質量有要求,對品牌的檔次有要求。
先說機遇
中高收入人群數量的增加,自然會帶動對更美好居住生活的追求,收入直接決定了購買力,更強的購買力,就可能花更多的錢用于裝修。
一個可能是,單套房的裝修費用會增加,意味著客單價上升,中家居品牌將吸引這些客戶,實現快速增長。調研認為,中高收入圈層主要把錢花到子女教育、住房置業、購物、投資理財、餐飲、旅游、保險、娛樂、醫療、培訓等方面。
以裝修為例,注重品質生活的這撥買家,在可接受的價格范圍內,通常愿意支付產品的溢價,聘請專業設計師,購買家居品牌,使用更環保的裝修材料,傾向于選擇全屋定制,也可能嘗試智能家居等。
一般來講,在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譽度這兩點上做得比較成功的家居企業,將大獲成功。同時可能帶動軟裝市場,越來越多的人單獨拿出一筆錢,有能力請到專業的軟裝公司,給自己做搭配設計。
再談挑戰
還有很多品牌,既沒有名氣,也沒有口碑,局限于一個很小的市場區域,現在靠比較初級的客戶生存,有時候拿點大客戶訂單,跟地方性的建筑商、房地產商、裝修公司合作,確實還有生存的機會。
中高收入群體的擴大、全裝修成品住宅的推行,對這類企業可能并不是好事,因為這個圈層的消費者,在品牌挑選上比較講究,對產品的質量要求會比較高。而全裝修成品住宅這塊,能不能跟全國性或者本地大開發商建立合作,可能決定勝敗。
這四類公司獲益
那么,到底哪些公司能夠收割的紅利,或者說我們應該做成哪種公司,以便能夠分享這塊大蛋糕?
一是頭部品牌,名氣大,銷售服務網點多,即使有一些投訴量,只要不是壓倒性的輿情危機,它們都會占到獲客的先機。品牌慣性強大,會讓很多買家優先想到此類品牌。咱們到家居賣場去看,往往就是那些名氣響的前幾名,門店里的生意。
二是小而美的特色品牌,獨具風格,會吸引一定的客戶量,比如一些原創設計師品牌、主打東方設計的品牌等。不過目標客群比較小眾,由于國內市場基數龐大,買家眾多,即使相對小眾,把市場做透后,上億規模也是可能實現的。
三是規模體量并不是非常大,但口碑做得很好,用戶評價非常不錯,在社交媒體上擁有如潮好評,這樣的品牌,大家也喜歡買。
四是擅長借資本東風的公司,比如拉到一些投資大咖力挺,或者拿到行業的帶頭大哥們投資,比如小米、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顧家家居、歐派等,用來支持業務開發的資金充足,贏面會比較大。
而那些依然局限于區域市場的企業,如果無法在產品特色、服務、口碑或者市場擴張、資本運作上一展身手,估計很難收割中高收入群體擴大的紅利。(來源:大材研究)
相關閱讀推薦:
定制家具行業極具成長性
新國標成家居業發展改革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