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魚的別名:中國斗魚、叉尾斗魚、天堂魚、斗魚,花蝶魚,蝴蝶魚、火燒板。中國菩薩魚分布于中國南方廣東、廣西、福建等地淡水流域,活動于淺水洼或水草茂密的岸邊,外形美觀,色彩美麗,可作為觀賞魚類。
菩薩魚圖片
外形特征
體形極為側扁,略似紡錘形。全長約8厘米。眼大,口小,口內有尖
利的牙齒。鱗片大,無側線,體側縱列鱗扔。背鰭ⅪⅤ7,起點與臀鰭的起點略約相對;臀鰭很長,ⅩⅩ12。胸鰭10,圓形。腹鰭小。尾鰭分叉。各奇鰭皆有向后伸延的特長的鰭條,在生殖期內,各鰭條漂搖如綬帶。體灰綠色,鰓蓋上有一大形黑斑,體兩側各有8條黑色橫斑。由眼目到鰓蓋部,有3條黑綠。生殖期各奇鰭有紅色邊緣,鱗片上有紫藍色反光。
菩薩魚怎么養
(一)飼養水質:菩薩魚對溫度的要求并不苛刻,一般20~30℃之內都能成活,水溫處于24~27℃時適宜其生長;水的酸堿度以中性水為宜,pH值為6.5~7.2;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溶氧量保持在5mg/l。除此以外,還應注意控制水質中的一些毒素的含量,以殘留氯0mg/l、亞硝酸鹽0mg/l、硝酸鹽5mg/l、氨0mg/l、磷酸鹽0mg/l為標準來檢驗您的飼養水質是否符合魚只的需要,并做及時的調整,為菩薩魚提供適宜的水質環境。
(二)飼養管理:由于菩薩魚是一種比較耐粗養的觀賞魚,使許多人飼養過程中疏于管理,即使菩薩魚能頑強的生存,也會以無精打采、垂頭喪氣來回報您,要想讓魚兒生活的悠游自在,同時給您的生活增添快樂,還得盡點主人的愛心。
飼養菩薩魚的容器,大至混養型水族箱,小到玻璃缸,并無特殊限制,但因其好斗的本質,為了避免它們大打出手,一般采取單獨飼養。如若您想飼養兩只雄性菩薩魚激斗它們各展雄姿,可在魚缸中間設隔一塊玻璃再插一無毒塑料板,即可讓你一飽眼福,又不傷害魚只。
菩薩魚怎么分公母
(一)外部形態的區別:
(1)體形的差別:雄性金魚一般體形略長,雌性金魚身體較短且圓。懷卵期雌魚較雄魚腹部膨大。
(2)尾柄的差別:雄魚比雌魚略粗壯。
(3)胸鰭的差別:細心觀察可發現,雄魚稍尖長,胸鰭根鰭刺較粗硬;雌魚呈短圓形,胸鰭根鰭刺不太硬。
(4)泄殖孔的差別:由肚皮向上看,雄魚泄殖孔小而狹長,呈凹形;雌魚泄殖孔大而略圓,向外凸。
菩薩魚吃什么
菩薩魚,又名叉尾魚,中國斗魚,屬攀鱸科,原產廣東、臺灣等地,是耐寒熱帶魚之一。斗魚是屬于雜食偏肉食性的魚種,因此可搭配喂食多種餌料,盡量不要讓斗魚的食譜過于單調。通常人工干燥餌料營養成份齊全且干凈衛生,是大多數人飼喂斗魚的必備餌料;為適應斗魚水上層活動的習性,選浮水性飼料,若能間隔投喂新鮮的活餌,如紅蟲,紅線蟲、豐年蟲、孑孓、絲蚯蚓、水蚤等,;可使斗魚體色更加鮮艷,同時讓您在喂魚的過程中盡情享受魚兒攝食的樂趣,但由于這類餌料大多帶細菌而易于給魚只染病只能做為斗魚口味的調劑品,投喂時一定要經過漂洗,每次投喂量能在5分鐘內吃完為度,每天投喂一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