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經營你家產品的門店有多少家在虧損?占了所有門店的百分之多少?你是否與經銷商一起分析過原因,提出切實可行的止損方案?
如此直觀的問題,很多家具廠家沒有拿出令人滿意的答案,甚至有的門店已經虧損了半年以上了,廠家似乎也“事不關己”,漠不關心。
近兩年來,廠家業(yè)績同比下滑的群體越來越多,從走訪企業(yè)的數據觀察,約有百分五十的廠家業(yè)績是下滑。
廠家業(yè)績下滑,說明了兩大深層次的問題,一是靠招商開店的增長模式已經行不通了;二是在單店提貨量上廠家少有作為,甚至是不作為。
廠家與經銷商本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榮俱榮,損俱損。
此時,廠家們是否要捫心自問:與經銷商真的是在一根繩子上嗎?
只要認真、細心做一下統(tǒng)計與分析,從經銷商每月的提貨量,完全可以知道經銷商門店連續(xù)虧損三個月的占比有多少,連續(xù)虧損半年的又有多少?
可是,面對經銷商經營虧損的門店,面對經銷商遇到的問題與困惑,廠家的答案在哪里?
如果在這樣的年頭,廠家沒有答案,或是答案模棱兩可,隔靴搔癢。那么,未來一定會令人擔憂!
一般情況下,經銷商店面虧三兩個月經銷商是會咬住牙根頂住壓力的,但如果連續(xù)虧損半年以上,相信有大多數會萌生放棄的念頭。面對本該關心的數據,廠家卻表現出并不在意,有些經銷商已經虧損了大半年,廠家沒有過問,甚至不知道或是假裝不知道,更遑論去幫助經銷商分析問題與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
盡管行業(yè)市場表現疲軟,家居賣場供大于求也一直被詬病,但,依然存在小部分的經銷商還能維持盈利。
只要對目前市場上表現不錯的經銷商進行深入了解,就可以看到,一類是經銷商本身有著高于同行的理念及運營能力,且多數已經擺脫了個體戶實現了公司化的團隊運營。另一類是廠家主動加大力度幫扶的經銷商。目前,只有這兩類經銷商在市場上的表現,還能讓人松一口氣。
相反,只以開店為目標,店面開完之后,沒有跟進,不能夠幫扶,依然以一種“聽天由命”的無為心態(tài)來“推新品”和開店的廠家,注定會走向敗落。
因此,共度時難,把經銷商經營的門店當成廠家自己的門店來關心其生存生死存亡,想盡方法來實現一根繩子上的螞蚱的同進退,共命運。把經銷商門店的命運當成廠家自己的命運,才有生存力與競爭力。
作為以個體特征存在兼以整體利弊關聯的家具廠家,經銷商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廠家的認識層次決定著未來的生存層次,怎么看待,好自為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