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臨近,各行各業消費投訴即將迎來高峰,門窗市場亦不能幸免。一邊,政府相關部門在大力開展消費維權工作,促進了消費環境的改善和消費潛力的釋放;另一邊,門窗商家也“精神”緊繃,時刻關注產品質量與企業服務,保障用戶的消費體驗。回顧近兩年的消費投訴案例,為大家梳理了一些常見的消費陷阱,讓商家與消費者避免產生類似糾紛。
一:網購家居,遭遇假冒偽劣
3月6日,中國質量萬里行網站曝光了2017年首周(2017年1月2日-1月8日)的一周消費投訴數據。該報告顯示,在2017年首周中國質量萬里行消費投訴平臺共收到消費者投訴1292例,其中網絡、電商服務行業共收到投訴478例,占比。隨著網絡消費方式的興起,很多消費者也開始在網上購買門窗等大件商品。而網絡產品質量良莠不齊,以門窗為例,門窗市場的巨大商機吸引了眾多廠商涉足這個領域,同時也帶來了不少行業亂象,較為突出的就是假冒偽劣問題。
提醒:消費者在網絡消費時,需要提前了解產品性能,此外,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標志齊全的產品。代購等渠道購買的產品一旦出現質量問題,保修有可能成為難題。建議消費者在大型電商企業購買正規品牌的產品,并索取正規票據和三包憑證,如果發生消費糾紛及時維權。
二:家居裝修,遭遇消費欺詐
在家居裝修相關投訴中,北京市消協發現了許多現階段家庭裝修領域投訴糾紛中的新問題。,不實宣傳。部分家裝建材公司,為了提高銷售價格,利用相關規定的不完善,任意加價。第二,繞過建材市場。部分家裝建材公司直接派銷售人員,到新入住的小區,消費者不了解該公司的規模與信譽,簽訂的合同上也只有消費者和家裝建材公司兩方,而沒有大的建材城作為第三方進行擔保,一旦發生糾紛,無法憑借建材城的擔保金,進行先行賠償。第三,拖延不解決。極少數家裝建材經營者在已經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后,采取拖延等手段,遲遲不給予消費者相應的賠償,直至消費者妥協,終放棄自身的合法權益。
提醒:裝修是一個系統工程,即使只是進行門窗制作,但是涉及到定制、安裝、防水施工多個環節。因此消費者在裝修時不可馬虎。在選擇時,要首先進行了解,看品牌在較大的建材城是否有展位,以便去建材城實地考察其資質與規模。家裝結束后,要保留好家裝項目明細表,相應的電話錄音、微信截屏,一旦發生消費糾紛,應及時向相關部門投訴。
三:團購優惠,引來一堆煩心事
近日,寧波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公布了兩則家裝團購會消費案例。市民王先生在家裝團購會上訂購安裝了一個室內門后發現型號跟當時選定的不同,隨后,經營者承認,王先生購買的那款產品出現斷貨,為了能在期限內發貨,選擇了一款外形相似的產品代替。張女士參加了某建材團購活動,品牌銷售人員向張女士推銷產品,并承諾即使只購買一個產品也能享受折扣。張女士當即交付了1000元定金。可挑選之后,張女士只看中了一個折后價580元的產品,張女士要求店家退還余額420元。可銷售方否認了原來的口頭承諾,而收據寫明了“定金”,張女士只能以1000元的價格買下了這個產品,根本沒享受到優惠。
提醒:家裝團購會、建材團購會的形式在各個城市開始流行。建材團購雖然能享受到一些優惠價格,但稍有不慎也可能引來一堆煩心事。在選購產品時,消費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銷售者的某些“特大優惠”“現在”等用詞迷惑,一定要有定位有目標;如果選定產品,則一定要確認條件并書面約定;購貨條款明細全。在簽署貨品合同時,一定要就產品的型號、顏色、材質、數量等等細節列舉清楚,方便收貨校對,也同時保障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時有理可據。
四:定制家居,“陷阱”防不勝防
消費者邱先生定做了一整套組合家具柜,待家具安裝時,出現陽臺柜門尺寸不對裝不上,電視柜一角有破損,書桌支腳、柜子把手做錯了的問題。消費者趙女士定制了一扇入戶門,但是門的尺寸過小,安裝之后與門框還有較大縫隙。商家表示,在測量時由于測量師傅的失誤,未與消費者溝通清楚,導致尺寸過小。后經調解,商家表示可以換貨。夏先生看中一品牌的整體櫥柜,對方上門測量并給出了完成安裝總計2.5萬元的預算。夏先生預交了4000元訂金。安裝時,商家卻要在總預算上再收費8000元。商家的理由是,預算不可能百分之百準確,當初跟夏先生溝通過,終的售價可能有上下浮動。
提醒:定制家具,簽訂書面協議很重要,協議內容應盡量明確家具的尺寸、價格、材質、顏色、交貨及安裝時間等信息,并對可能出現的延期交貨及質量問題等約定相應的賠償或退換貨標準。另外,送貨上門及安裝環節,消費者一定要親自到場查驗,看到有質量問題的,應當場指證并拍照留存以備維權時作為依據。
從以上數據與案例可以看出,中國目前的家居消費市場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尤其是對于門窗等行業來說其服務水平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希望即將到來的“3·15”可以減少家居行業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來源:中國門業網)